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136  (第1/2页)
    而成诗, 不知齐王世子想以何种形式续上?”    听得他话中透露出来的信息,谢嘉言心里便有数了,他略一昂头,沉声道:“既是如此,那我自然是不能落于六皇子之后的。”    果然是同传闻一般自傲……六皇子心中冷嗤, 面上却似笑非笑地道:“那世子预备是要走上几步呢?”    “难不成世子三步即可成诗?若是如此, 那我自是甘拜下风……”    谢嘉言摇摇头, 朝他比了个七的手势:“七步。”    “七步?”六皇子略一挑眉,眼中难掩嘲弄。    可还没等他说出什么蕴着讽意的话, 面上笑意便凝住了。    只因为谢嘉言语气冷淡地补了一句:“七步,而成赋。”    成赋?    听了这话,在场众人皆是面露惊色。    寻常所说的诗篇指的是律诗,一般是由五言或七言短句组成,于格律上有严格要求,要临场创作已经是颇有难度了。    而赋文……篇幅更长不说,句式在追求骈偶的同时还讲究错落有致, 若要临场创作,则要求创作者有渊博学识与厚重底蕴, 才能使之免落于俗套。    总而言之,就是很难。    即便是任教数年的学官,也未必能保证自己在这般情况下能作出一篇合格的赋文来。    可同样的,但凡是有些资历的文人多是爱惜羽毛的,也只有年轻人才会有口出“狂言”的勇气。    在众人窃窃低语之时,江太常捋着胡须,笑眯眯地看着谢嘉言阔步走至殿中央。    江太常还记得,自己初见谢嘉言之时,他还只是个四岁半的孩童,却已能吟诵数百首诗篇。    而在看见他院中花圃时,小小的谢嘉言指了指那花圃,又指了指自己,用稚嫩的声音道:“何用堂前更种花?”    他原本是不欲收弟子的,可在听得这话后,笑得开怀,深感此童之灵慧,而后便破例收了他为弟子。    而如今,已经过去十余年了。    曾经的稚童长成了翩翩少年郎,站在大殿中央之时,仿佛有光打在他身上,耀目至极。    面对众人的注目,谢嘉言神色淡然,缓缓闭上了眼,从容地向前迈出了第一步。    琴音悠扬,少年的朗诵声亦如流水淙淙,不急不缓,却甚是流畅。    仅仅只是用声音便将听众引入了他所建构出的恢弘幻境中。    听着听着,六皇子眼中原本的郁色渐渐褪去,眼眸中放出亮光来。    在谢嘉言吐落最后一个字符时,七步却还余了两步。    他有些懊恼地扶着额,蹙眉道:“是我说的过快了。”    同样行了五步却只作了一首七言律诗的六皇子:……    殿中瞬时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。    宴中宾客大多是大庆人,对于谢嘉言压过辽国六皇子,自然是与有荣焉。    那位于六皇子身旁的老者扯了扯他的衣袖,似乎是担心他因此失态。    可六皇子却并不如他所想的那般恼羞成怒,反而神情兴奋,目光灼灼地望着那位大庆世子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