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5  (第2/2页)
为先,不妒不怨,也如文徳皇后一样,郁结于心,英年早逝,空博得一个贤后虚名。    缨子知道,皇父至今时时遣船队出海,寻访王贵妃踪迹,端的痴心不死。而孃孃陵墓前,碧草青青,明月照空山。    鹊踏枝 五    姬瑕朝堂上议政到午后,已倦怠,又训戒女儿一番,不觉口干。    侍膳窥得神色,撤去杯盘,端上奶油酥冰来。    姬瑕吃得清爽,连声称赞,问:“还有么,教公主带些回去给小公子。”    侍膳徐徐秉道:“这是东陵公主恐陛下暑热疲乏,亲手制作进献的小食。御厨已抄下了方子,尽可以再做。”    缨子听了,顿时觉得无味,放下银匙。    姬瑕看出她的不以为然,借机敲打,“耶耶当然不争你这一点孝敬,但你也该留心,别人是怎么做女儿,做新妇的。”    韶韶自出降,便与翁姑同住,堂前侍奉,一如民间新妇,与缨子的骄贵恰成鲜明对比。有朝臣建议姬瑕立徐贤妃为继后,理由之一便是她庭训有方。    缨子嗤之以鼻,“她最喜欢做样子。”    姬瑕叹口气,“那你何不也做做样子,世人就看重表面功夫。”吩咐黄藏令,将新入库的吴绫蜀锦、西域来的黄金宝石捡些好的,赐与海宁公主。    缨子心中又是甜蜜,又是酸楚。韶韶再乖巧,皇父依然偏心自己这个头生女。父母心就是这样没道理。    *    皇父的归劝不是没有作用。缨子一时拉不下脸来,次日却以望候祖父为名,将阿伊、阿周两个儿子送到荥国公宅。    崔大器见公主之子在祖父膝下承欢,冷笑,“呵,这是要用儿子挽回我耶耶的心了。”顿了下,又道:“小孩子倒是好对付的。”    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。    琼嘉诧异地望着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。    大器长得比同龄人高大许多,这还不算出奇,最令人瞠目的是他早熟的头脑与行事,镇日皱着眉头,洞幽烛微,完全是个小阴谋家。    崔君羡对大器的弃儿身世从无隐瞒,但大器却坚信自己是君羡的亲生子,母亲则是君羡早年的情人或姬妾,为公主嫉妒暗害。    他既视缨子为杀母仇人,满脑子复仇的想法,纵使缨子想缓和关系,也不容易呢。    满庭芳 一    公宅的夏日,漫长而慵懒。猫犬在席榻上瞌睡,鹿鹤在蕉叶下闲眠。    要到日落后,才渐次活跃起来。健仆汲了井水,擦洗厅阁的地砖;换上洁净的坐席与寝具;点起香药,薰走蚊虫;在高几上放置冰山及素馨等芳草;最后放下层层鲛幕与竹帘,隔绝出一个清凉世界。    大器拿出日间作的一篇赋,做最后的润色。阿伊、阿周忙着背诵诗章,以备父亲晚上查考。    琼嘉亦谨遵姬妾的职业规范,沐浴更衣上晚妆。    崔君羡退值归来,省问老父毕,与爱子、爱姬一起用晚饭。    餐后饮茶时,大器将赋呈与父亲。    君羡词翰上有限,不愿假充内行评判儿子的习作,只暗暗惊奇于大器这笔字,凌厉嚣张如鬼爪痕。他的文风同样阴郁,君羡无法欣赏,但拿给当代文宗看时,却博得一片赞扬声。    阿伊、阿周日间背诵太白将进酒,本来极流利,到得父亲跟前,却磕绊起来。其实要怪缨子课子过于严格,动辄打骂,以至于二子对查功课都有了阴影。    大器五岁便能记诵庾开府哀江南赋,七岁能属文,是闻名上京的神童。今上曾召见,将他抱在膝上奖谕。    缨子因此越发看不上己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