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15  (第2/2页)
    张大爷依旧每天出去忙,快到秋收的时候,上海那边又送了东西过来,有几张最新流行的唱片,张太太厌厌的摆手:    “收起来吧,等有空了再听。”    然后她就一直没空。    周家的三少爷学会了骑自行车,极高兴,到张美溪面前来献宝:    “大jiejie,我们骑自行车去后山,我打兔子,烤了给你吃。”    张美溪很有兴趣的样子,带了桃子和杏子,跟着周家三少爷、二少爷出门骑自行车,烤兔子吃。    张太太不愿意她出门,周太太帮着说话:    “自己家的后山,带了老些人那。”    张美溪几个骑着自行车,秋风微微吹了起来,空气干干的。    很快就打到了几只兔子,又弄了一些地瓜,他们架起火来烤,周三少爷憨憨的拍手:    “天干也有好处,点火容易。”    张美溪站到一处高高的山石上,万里无云,视线宽阔。    山上的树木都有些蔫,田地里的庄稼都开始枯黄,不像快收了,倒是缺水的原因多些,远近也能看见一两个小村庄,房屋都是矮小破败的。    他们回来的时候,张美溪的自行车停了停,去看一株倒在路边的树,枝干都是很白的颜色。    周二少爷知道的多,给她们解释:    “这个是榆树,榆树的树皮能吃,这肯定是外县逃荒的灾民剥的。”    张美溪回了家,去张太太房里说话。    上海那边又送了东西来:一半都是给大姑娘的,是英文写的杂志;还有一半是给张太太的,时新的印度布料。    张太太看都不看一眼,摆手让收起来。    张美溪就说:    “不如我们买些粮食存起来,海上运粮也方便,那些大船都是几百吨上千吨的。”    张大爷在一旁接话:    “家里倒是不缺粮,要买些也行,你们要的东西少,从上海到青岛,再转陆上,只要七八天,累坏我多少马,换了粮食,就难了。”    说完了这话,张大爷起身,去养老院找张老太爷商量。    张家老太爷拍板,当天就定了买粮,发电报到上海,买的还是外国粮,听说用大洋船运过来,竟比本地产的还便宜。    粮食到了青岛卸船。    张大爷带了壮丁,马车夫。周太太带了安保队,去青岛接粮食,一走就是七八天。    这天张美溪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折腾,小桃很欢喜的敲门说:    “大姑娘,周家大少爷回来了那。”    周家大少爷,是在济南读讲武堂的,据说是西洋的军事化管理,和当兵差不多,已经两年没回家。    张美溪走去张太太房里,果然就看见一个个子高高的少年。    宽肩细腰大长腿,绿军装、黑军靴、腰里绑着武装带,皮匣子里鼓鼓的,是真枪呀。    那少年转头对着张美溪一笑:    “大meimei。”    眉如利剑、眼如黑钻,一口整齐的牙齿雪样白。    张美溪只觉得自己的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