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31  (第1/2页)
    的办法,他都不会这么耗下去。    所以,这一次。    幸好。    如果又是一次镜花水月,他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。    佛骨静静地烧着,内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沉香,塌上人的容貌很陌生,但是随着灵窍认主归位,有什么开始不一样了。    刘显说不出话,勉强镇定,只能逼迫着自己一遍又一遍地抄平安经,笔尖止不住地颤抖,闭眼,十六年前的乱葬岗一幕开始逐渐清晰。    这几年他已经很少再想起来了。    前几年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也渐渐麻木,心里被一个希望寄托,会回来的,会回来的……    只要回来就好。    那……    现在。    回来了怎么办。    刘显不敢再看塌上的人。    笔下最后一捺倏然委顿,墨迹狰狞,他从来没有想过,如果——    如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。    现在的清河晏氏早就不在五大世家之列。    不仅如此,还背负了叛国的骂名。    是他没有用。    以至于,宫中传旨,说颂阳长公主急召魏王进宫的时候,刘显直接就进了宫。    慧机看他六神无主的样子,笑呵呵:“总要面对的,这些都不是你的错……况且,你舍得躲着不见他?”    第四十三章    谢行站着不说话,牢关的折子一呈上去,颂阳的脸色就没好过。    牢关大捷都是那个魏王编造的。    此刻鞑靼还留有一万多兵力在牢关外虎视眈眈。连州的百姓被刘显向后统一撤退了百里。所以才有了目前短暂的平衡,所谓的“大捷”。    “刘显……”像是从齿缝里一丝丝抠出来,颂阳尖尖的指甲按在折子上,留下了极深的痕迹。    “他好大的胆子!”颂阳起身,怒不可遏:“把人给我叫来!”    “是。”冯公公已历三朝,这个时候垂眉低目,恭敬领命。    吸气,颂阳忍了忍,下一刻又改口:“说,宣魏王进宫。”    “奴婢知道。”    摆了摆手,颂阳重新坐了下来,眼角的细纹在珍珠粉的敷衍下也藏不住,精致的凰鸟鬓翅这个时候也有气无力,红宝石耳坠悠悠晃着,“谢丞,折子是你呈上来的,你怎么看?”    谢行转身恭敬行礼,“老臣不知魏王到底怎么想,但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,魏王不忠!”    颂阳也知道这一点,点了点头,但“不忠”不一定等于“会反”,这份平衡她一直小心维持着,现在看来……是等不及了吗?    “说下去。”    “年初改元尚且不说,就这一件谎报军情,欺君罔上,就足以灭他刘氏一族。”    大殿里有片刻的寂静。    繁复镂空雕花的窗外,天际青灰,乌翅飞鸟一掠而过,再有半个时辰,就该早朝了。    “灭了他,牢关谁守?”话音淡淡,掩饰不住的疲惫,颂阳勉力勾了勾嘴角,“现在商襄李氏只听他刘显的,隆关韦氏也成了他的幕僚,还有修兰薛家,因为晏氏一族的原因,也对刘显唯命是从……”    五大世家里,刘显掌握着三家!    “你和秣陵淮家就出不了一个能将吗!”    谢淮两家和晏氏一族一样,都是诗书立家,承道义,传国统,底蕴深厚,是天下读书人的翘楚和风标。    也有喜好行伍的小辈,但比之于刘显,终究还是差得太远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