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138  (第1/2页)
    来,杜燕绥就想起了滕王来信。    信上廖廖几句话。    一是告诉他,有人西边行商在吐蕃境内见到了冯忠。    二是送织锦阁一成干股。    滕王示好,没有提任何要求。但杜燕绥已经明白他的意思。    庙堂虽远,仍在江湖。    发配至隆州的滕王对皇帝充满了防备之意。他虽没有谋反之心,却敏感的察觉到皇帝对他的猜疑。    是和废太子承乾情如兄弟。又和皇帝爱上的武昭仪有过交集。皇帝不疑不喜滕王是明摆着的事。    滕王绞尽脑汁花银子以示没有谋反之心。    皇帝便暗示官员们上折弹劾。将他一贬再贬,贬到了隆州。    王妃修道成了真人,又进了宫。    皇帝也不亏待滕王,赐了尉迟国公府的三姑娘为王妃。明着告诉你,我不会杀你的。你老丈人可是尉迟恭。    反过来讲,尉迟恭十几年不上朝,不与人结交。而且一个老人能活得了多长时间?    皇帝达到的目的就是,你不喜欢尉迟宝珠,你也要宠。    偏偏长安城人人都知道,尉迟宝珠简直就是尉迟恭铁匠出身的翻版。脾气耿直,烈性如火。比不得别家闺秀,面上过得去,就能装出副恩爱夫妻模样。    皇帝使的软刀子,让心中无情的滕王有苦说不出。    银子还是要花的,弹劾也会继续。    尉迟宝珠也是要哄的。尽管他不喜欢。    可谓外忧内患。滕王想过安生日子难上加难。    滕王未雨筹谋。    杜燕绥敢肯定,像织锦阁这样的干股,滕王不仅仅只送给了他一人。    两人相处多年。滕王相信,有朝一日,或许杜燕绥能出手相助。    大概袁天罡的名头太响,滕王仍记得那句批命。    岑三娘有什么能耐?但恰巧就嫁给了杜燕绥。滕王怕是心里想着,那道批命最终是落在了杜燕绥身上。    就算滕王不示好不送重礼。杜燕绥想,他也不会见死不救的。    至于冯忠去了吐蕃。这个消息让杜燕绥警觉起来。    大唐西边的吐蕃,西北的回鹘,北边的突厥。无一不对大唐虎视耽耽。如今休养生息着,没准儿哪天就野性大发,纵马入侵。    冯忠若没有野心,只是想逃出大唐。他大可以去南面风景秀丽,民风淳朴的南诏国,或者远走海外。偏偏他却去了吐蕃。    杜燕绥翻阅着祖父留下的笔记,在心里默默的思索着大唐的兵力格局。    更夫敲着竹梆,有锣声隐隐传来。    二更天了。    他晒然一笑。真要打仗,大唐国力正强,有的是带兵大将,怎么也轮不到他头上。他还是先过好自家的小日子再说吧。冯忠再恨自己,那也得有本事带兵破了长安城攻进大明宫。    杜燕绥放下笔记,想着织锦阁一成干股每年能有几千两银子入帐,武昭仪未必会狠心对滕王下手,皇帝也不好意思明着除掉滕王,越发觉得和滕王的这笔买卖划得来。又想着岑三娘终于来了葵水,愉快的吹熄了烛火上床歇了。    早晨不用去请安,岑三娘饱饱的睡了个懒觉。    等她收拾梳洗完,阿秋都吩咐外院的小厮去把宣纸买回来了。    宣纸雪白,抚摸着厚实而柔软。    岑三娘恨不得马上裁来用掉。    “二小姐一早出门去了,姑爷留了话,说出门一趟回来用午饭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