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9  (第2/2页)
,玉冠束发,如清风般怡人清朗,出现在门口的那一刻,连带着整个屋子都亮堂几分。        他环视一周,目光移到那个湖碧色身影处。        屋中数人,一眼望过去,独娆表妹风姿最为出众,云鬓酥腰,笔直跪坐,露出修长的脖颈和精致的锁骨,周深气度端庄优雅又自然,举手投足间尽显贵女良好教养,一切浑然天成,感受不到丝毫刻意。        ”二郎让我们好等,可见是没把姑姑放在心上。” 晏氏面色带笑,打趣道。        晏安清朗一笑,如山巅皑皑白雪消融,风清气朗,“ 姑姑这话让侄儿伤心,侄儿前几日得了些好东西,特意给姑姑和姑父留着,方才也是因此耽误了些时间。”        “哦,这可是二郎你自己说的,若不是什么好东西,姑姑可要罚你,罚你什么好呢?” 晏氏眉梢笑意正浓,“ 就罚你留在南阳多陪姑姑几日。”        晏安轻笑一声,示意一旁的小厮将东西呈上来。        “ 独山玉养人,侄儿前几日在独山深处偶得几块上好的暖玉,送给姑姑和姑父。”        晏安给晏氏和姜侯爷送上独山暖玉,羊脂玉晶莹剔透,暖玉养人,晏氏二人自是满意接下。        他接着冲着一旁的丫鬟示意,丫鬟鱼贯而入,捧着开封美味珍馐。        蜜饯果脯、蟹黄小饺、松子鹅油卷、芙蓉糕、樱桃冰酥、闹厅羊、荔枝腰子等,紫檀木案桌上摆满各色吃食。        晏氏面含欣喜,眼眶泛起点点泪光,“这都是我未出嫁前经常吃的东西,好久没尝到了。”        晏安夹起一筷子放入晏氏面前的瓷碟中,“侄儿知晓姑姑肯定馋了开封珍馐,特意带了晏府的厨子来,给姑姑备上这些地道的吃食。”        “二郎有心了!” 晏氏笑意满满,尝了几口,连连点头,“还是记忆中的口味。”        她自打嫁给姜侯爷,跟随着姜夔南征北战,多么艰苦的环境都经历过,何曾在意这些吃食。后来在南阳城待了这么多年,更是甚少尝到开封的吃食,甚少吃到还是姑娘时最喜爱的零嘴。        人老了,在意的不是吃食,而是家的味道,看着这一桌珍馐,宛若回到了从前未出嫁在父母膝下的日子。        “ 姑姑一见到二弟,便将其他侄子侄女抛到脑后了。” 晏大郎晏池玩笑一句,佯装吃醋。        晏氏笑着回了一句,“不拘哪个侄子侄女,姑姑都喜欢,当然,若是大郎你多给姑姑送些好东西,姑姑一定最疼惜你。”        有了晏大郎插科打诨,晏氏思家之情缓解许多。        晏氏格外喜欢这些侄子侄女,话题也多在晏安和宴池兄弟二人身上。        “打你们到侯府第一日,姑姑便盼着及时见到你们兄弟二人,没曾想二郎让姑姑好等。”        “侄儿也盼着与姑姑见面,然与独山隐居的大儒早有邀约,不便推辞。让姑姑久等,是侄儿的不是。” 晏二郎玉面带笑,解释道。        姜娆听闻这话,不由得将目光移到晏安身上。        独山归隐不少当世大家,不慕富贵。诸多权贵几顾茅庐,只求与这些大儒见上一面,然每每失败而归,难以与大家见面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