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Chapter 47 冬候鸟 (第1/2页)
Chapter 47 冬候鸟
十月末,气温像被谁悄悄调低了两格。风在高架与河面之间跑,带着金属的寒,落在皮肤上先是干,再是凉,晚一点才觉得冷。梧桐的叶片硬起来,脚边偶尔被一片翘起的叶脊划过,像被很薄的一枚刀背轻轻碰了一下。 Strategy 的墙面上新贴了一张大表,Digitization 夜班“视频留痕+温控条码化”的上线日期用蓝色圆笔圈了三次,像重复给冬天做出的保证。RtM 二轮试点也在推进,Modern Trade 的端架回补、传统小店的腰线复位,曲线在大屏上缓慢走回应有的坡度。宋佳瑜把“夜班小结”定格成模板,群里的三行每天准时掉落:温控边界正常/视频留痕覆盖率/异常一笔。语言的克制,成了夜里最可靠的节拍器。 她开始学着晚一点下班。楼下的风从河边拐进来,吹得楼体一面明、一面暗。电梯里反光的金属把她的肩线拉直了一点,抵达一层时,她会在大门口停半步,像在空白处签字,然后才把脚迈出去。 河堤一段段被清理过,石头的边缘露出来,坐上去不算舒适,却像一条可以信赖的温度线。那晚,宋佳瑜带着一杯刚出机的热茶,坐在一段没人的台阶上。风将冷未冷,水像一枚被擦过的硬币,有一种不动声色的亮。她看着对岸的人家把灯一盏一盏点起来,像把冬天从屋里一点点搬出来。 脚步声从身侧停下。她没有回头,闻到一阵不急不缓的柑橘与洗衣液的味道,又听见那句熟悉的英文问候,“Hi, Vivian。” “Hi, Selene。”她转过脸来,笑容只在嘴角轻轻抬了一下,“出差回来?” “嗯。”陈知的发略短了一点,风把发尾掀起,露出一截清晰的颈线。她在宋佳瑜旁边坐下,保持一只胳膊的距离,像在空气里画了一条看不见的分隔线,“我收到长期派驻的邀请,新加坡,至少两年,可能更久。” “恭喜。”宋佳瑜说。她的“恭喜”落在冷风里,没有把风抵住,却把话托稳了。 “谢谢。”陈知停了半秒,“如果去了,就不会回来搅你的水。” “你没有搅。”她说,“水自己会动。” 陈知低笑,很轻。“职业优先,效率优先。回避不只是为了干净,也是为了走得快。”她把两手放进外套口袋里,肩膀松了一下,“你们二轮试点的数据,我在公开渠道看到了。腰线复位 63%,端架恢复 78%,眼平线的停留在稳步提升,做得好。” “是团队做得好。”宋佳瑜顺手抚平膝上那层外套的折痕,“我只是把句子写短一点。” “短句子更难。”陈知说,目光落在水面上某一点,“短,意味着你负担起了省略号之外的东西。人容易在长句里躲。” 风从堤上掠过,带起她们脚边落叶的一角,又不打算把它们带走。远处有个孩子把风筝挥得很高,却被秋天的风线收紧,飞不到夏天那样的夸张高度。她忽然觉得,这样就好。高度不是唯一的证明,能留住线,才是。 “你什么时候走?”宋佳瑜问。 “下个月中。”陈知说,“如果你愿意,我把所有和宋氏相关的素材在合规允许的范围内汇总给你,不是建议,是归档。之后我彻底退出,连‘FYI—若合规请删’都不发。” “好的。”宋佳瑜点头,“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克制。” “克制和礼貌,很多时候只是分寸的另一个名字。”陈知站起来,拍了一下风衣的下摆,“Take care, Vivian.” “You too.”她也起身。她们顺着河堤同向走了十几米,分岔口各自停下,向对方一点头,不拥抱,不多看。陈知的身影很快被路灯拉薄,薄到像画在风里的线条,风一吹,线就藏进夜里。 回到家,客厅仍然只开那盏夜灯。乔然的备用钥匙躺在瓷碗里,瓷碗边缘反着一圈干净的光。她换过鞋,把 Investor Day 的剪辑硬盘放回书柜。乔然上周要的“只看制度部分”,她已经发过去了。那一夜她们在电话里只说“你做得好”与“收到”,没有再谈“代表”与“控制”。“等也会疼”,乔然用一种不是控诉的方式重复了一次。她“嗯”了一声,“疼也要等”。 十一月的第一周,夜班小结像清晨的报时一样准点。Big 4 的交叉验证团队按计划抽检,S-12《影子输入暂行细则》从试行转正,编号旁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