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章 偏见 (第3/3页)
忘了吃药。” 董颖支支吾吾地又问:“嗯……你爸知道吗?” 黄木梨顿住,反问:“你今天怎么这么多话?我平时叫你,你都不理我的。” 董颖感到有点下不来台面,脸颊瞬间烫得厉害。她别开脸,低头自顾自地翻了几页书,后来坐不住,又出去找朋友了。她还默默揣测着想,黄木梨不会是以为她要套近乎吧?真是好搞笑。 她心里头冷笑了声,谁知道她爹是什么人物?万一是数学老师自个儿真的有事呢?她平时给黄木梨抄过这么多次作业,借过这么多次笔记,整个班上就她愿意和黄木梨说一两句话,现在多问一句就不得了了。 黄木梨情商低,说话从不分场合,这会儿还让董颖难堪得内心纠结了一阵子。她没朋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。 董颖回到教室的时候,内心发誓不要再和黄木梨说话了。可她刚翻开课本就看到黄木梨从旁边递过来的纸条,上面还写着歪歪扭扭的“对不起”三个大字,她心里头蹭蹭直上的火气在这时又消下去一大半,也慢慢明白,黄木梨的父亲大概是不允许她向任何人透露这件事,所以黄木梨才不愿意说。 其实平时黄木梨对于董颖几乎都是有问必答的,她甚至还能完整地说出她母亲的死因这种极为隐私的事,尽管董颖问的只是她为什么会转学这个问题。黄木梨的嘴是个一张开就把不住关的壶,什么都往外说,像是从来没有机会和别人倾诉过,怕在心里憋出病,所以在这个时候要迫切地吐露出来。 “我妈是喝农药死在田里面的,那天晚上下了暴雨,我跟着我二舅从一深一浅的水坑里把她捞了出来,我看到她的眼睛是睁开的。” “因为我后来一直做噩梦,没法去上学,我二舅就和我外婆商量好把我送到这里来。” 董颖屏气息神地听着,在黄木梨讲述她自己从前在乡下的经历时,她总是忍不住会听入迷,黄木梨娓娓道来的话语中融着一股黄沙尘土的年代感。田梗,稻谷,炊烟,这些都是董颖从未接触过,也从来不会去刻意想象的事物。 她看向黄木梨的手部,纹路粗糙,厚茧层层隆起,是双被农具磨砺过的手。 黄木梨的母亲是个深山老林的农民,父亲却身居高楼耸立的大城市,地域的巨大差异也让黄木梨的身上产生若有似无的反差感。 她洗不掉皲裂的纹理,磨不平隆起的茧块,也藏不住初来乍到的慌惑。乡下人说话直利爽快,不像城里人说话拐弯抹角,黄木梨摸不清这里人的脑回路,怕吃瘪,索性直接不主动说话。 黄木梨的相貌大多数遗传了母亲,五官普通到单拎出来丢在人群中一眼都看不到。但她肤色肯定遗传了城里人的父亲,干了这么多农活也没有晒得黝黑,反而像个剥开壳的鸡蛋一样,白净透亮。先天的营养不足令她身形瘦小,一副骨头架子挂不住多少rou,北方孩子几乎个个又高又壮,倘若站起来看向大多数同学的面庞时,黄木梨总是要微微仰起头的。 这个差距,不只代表着身高,还代表着背景,地位。黄木梨不喜欢这种仰视别人的感觉,她干脆选择不去和所有人打交道,慢慢的,她成了班里最怪异孤僻的人。 没有人主动愿意和她说话,有人暗地里议论她身上沾点晦气。由于她学不会控制音量,在和董颖阐述母亲的死因时,坐在周遭的同学都一字不落地听进了耳朵里。 黄木梨见过死人的模样,这件事情又传遍了整个班。即使本质上是带着悲惨色彩的,可黄木梨说这些话的语气时又显得那么平静,于是又有人私底下议论,黄木梨的家庭关系并不好,她在家里过得很惨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开始排挤这个乡下来的姑娘。黄木梨实在与这里格格不入,她身上还保留着从山里学校带来的坏习惯,不会按时交作业,总是给课代表添麻烦,放学时也经常忘记留下值日,害得董颖一个人不得不担下所有。 虽然都是很小的事情,但随之积累,其他同学对她的偏见也越来越大。黄木梨本人却对此全然不知情。 董颖看着她的同桌,有时候会出神地想,要是黄木梨漂亮点,智商和情商都高点,说不定大家会对她包容一些。 可惜,黄木梨外貌普通到了极点,智商和情商也低到了极点,尽管都在正常的范围内。 但这是一所被优绩主义卷席,被外貌协会统占的学校。 所以成绩最差,长相最普通的黄木梨,糗事缠身,毛病不断,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讨人嫌的那个人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