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不对等关系  (第1/1页)
    
不对等关系
    这是一个旁观者的故事。    我刚到伦敦那会儿,银行卡、电话卡、各种开户手续还没处理好,生活像一团没拆开的行李。    也就是在那几天,我认识了他。    ——比任何一个人都早一点,也比后来的人知道得更多一点。    他很自然地带着我熟悉这座城市。    帮我看房子、跑手续、找地方吃饭,带我认识了一圈他的朋友。    他像某种过渡期里意外稳定的导航系统。我们关系亲近,但并不暧昧。    有次我要拍一个视频投稿,他听见了,随口说:    “那明天跟北北他们吃饭,你提前一个小时来,我帮你拍。”    那天他比我早到了十几分钟,已经踩好光线,调好焦距。    午后阳光打在街角的橱窗上,映在他半侧脸上。    他拿着手机帮我调角度,偶尔蹲下来确认画面,再抬头看我时,笑得很轻:    “你别动,刚才那帧特别好看。”    他是那种在伦敦永远不会缺朋友的人。    人长得好看,性格轻松,天生有一种不设防的吸引力。    他不主动撩拨,但总有人自动靠近。    朋友局里,女生总是多的。    不同的朋友,不同的亲密度,每一个人都像刚好在他允许的舒适距离里。    ——谁都离得不远,    ——也都没能真正进去。    她出现在我们的那次湖区旅行。    他带她来时,语气轻飘飘的,像顺路带了一个人来热闹一下。    阳光在湖面晃着,风轻轻扫过她耳侧的碎发,她下意识地别了别,始终和他保持着一点若即若离的距离。    我们在别墅里玩闹,喝着酒,放着最大声的音乐。    光打在她脸上,他看着她笑,语气温柔得像一场长期默契。    “你最近是不是又在乱熬夜?”    “下次再晚睡,我去你家把你手机收走。”    她抿着笑,没说话。    晚上在民宿阳台上抽烟时,她试探着问我:    “他最近……是不是跟那个女生还联系着?”    我看着她,犹豫了一秒。    骗不了。    “偶尔。”    她嘴角翘了翘,像是笑,像是自我解嘲:    “我就知道。”    “不过,反正我也没打算认真谈恋爱。”    那一瞬间,我心里突然泛出一点酸软。    ——她不是不知道。    ——她只是撑着体面,不肯先掉眼泪。    回国后,她还是每天和他视频。    他们约定好跨时区的作息:    他睡前,她起床。    他醒来,她发早安。    生活像是一场拖着温柔外壳的慢性消耗。    他始终给她留着窗户,偶尔推开一点,偶尔又轻轻关上。    她每天站在窗户外。    从未真正被请进过房间。    日子照常过。    她告诉我,自己最近在看书、健身、学法语。    她努力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很完整,像从没因为谁而有过缺口。    但我知道她在骗自己。    她每次说这些话时,手机屏幕总会亮起一秒,她的眼神会在那瞬间飘过去。    后来,他又带了新的女生去旅行。    她知道。    在视频里,她笑着跟我说:    “他就那样,我都习惯了。”    “他开心就好。”    没有人骗她。    她只是,在反复确认——自己还能撑多久。    我只是一位旁观者,目光所及的事情告诉我。    很多人并不是故意复杂,他们只是习惯了保持选择权。    卡尔·荣格说,你所抗拒的,终将持续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